市实验第三周结束,回去当天就要月考,前所未有的压力。
说实话,市实验第三周我感受到莫名的压力,并不是学业的,更重要的是心里最重要的东西失去了。这倒不是秘密,就是那四年……
孤独,三周以来除了几个相处非常好的班内朋友一直联系外,其余时间我都是独自一人。本人很怪,除了团体事情,几乎很少带人一起去干休闲的事情,要么自己先走,要么自己在后面拖……
冷漠,自从在9XXT感受到的冷漠后,市实验让我第二次感受到这样的感情,也许高中靠近社会边缘的一个大门吧,也许是自己想太多了,我感到自己后面一阵阵冷漠的气息扑来……
杯具,洗具?班主任郭老开学初说的一句话仍在耳边回响:选择了一件东西,就会失去一样东西。这就是人生,一个选择意味着另一个的失去。
也许是命运,选择了七班。本人开学总是有这个念头:小学在三班、初中在十一班、高中未分科时在七班,三加七等于十,没有圆满的等于十一,还差一,是一滞不前,还是永争第一,圆了十一美满的梦……看来我总是在胡乱想。
每天坐在包车上,后面是初中同学,突然我发现自己慢慢话少了,托着下巴望着车窗外飞逝的人行道和店铺,想着今天的课程,今天需要背的东西,今天又有什么挑战,今天课代表、班委有有什么任务……同时也假想着三年的成功,近了说90ITer的发展、张宁网的建设,再往细里说就是腾讯微博的实名认证,搞得我半天头疼。可是就是在这想问题的功夫,我却错过了与我们一起在中考并肩作战亲密的同学的谈话机会。
也许,上面的压力让我再也懒得张口了。只能在现在打点无聊的文字,抒发下感情罢了。
国庆放假不能闲着,两天时间我把历史政治的大题整理好了,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慢的有点太离谱了,明天得把三天的内容补回来,否则高中第一次考试月考就遭殃了。
我看中月考,事实上是更想超越一个人,他/她在我心中一直是超越的首要目标。中考没超过,高中继续努力!
回来,说互联网,三周内变动很大,科技飞速进步让我感受到三年后我的发展空间会更好,但面临竞争会更强烈。看到Discuz!X1.5的发布,看到康盛被腾讯收购,看到每个强大产品的细微修改,看到微博上崔朝阳、赖旭晖、何凌瀚、郑智文等等并肩作战的iters那喜怒哀乐的微博,我感到有史以来第一次的重新审视定位。
朝阳在山师附中要报信息技术奥赛兴趣小组,我给他发短信说我已经在初中错过机会了,但是他给我回了条“我也没基础,老师说:只要会开机你就来,我就加进去了”,我当时又点燃了对信息学奥赛的憧憬,但淄博仍然是个教育大市,死板的成绩比一切都好说话,要知道,在市实验,你如果不进前400貌似不太会有很多自由选择的权利给你,学习虽然保住了400,但就会让剩余自由选择的时间消逝。
难,我也得往前,谷歌前大中华区总裁、现创新工厂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自传中说过:“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这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你一生的意义。”现在我把它作为励志铭写到了班级“目标卡片”上了,三年,刚刚开始,这一切仍然可以改变。希望我真的能像李开复一样。让世界因你不同。
很熟悉,这个名言和已经逝去的“张宁个人网”宣传口号大致相同——“让我在世界而骄傲,让世界有我而自豪”,是的,我不会忘记那些岁月,因为互联网也是个社会,也有美善丑恶,两年多的建站和简单的网页开发经历让我获得了很多经验,也让我把他们带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
最近放学晚上看到90ITer受到腾讯微博许多年龄段iters的关注,我感到很高兴,不仅是因为90ITer有了较为重点的影响力,更因为我有很多相似志向的朋友,上面已经提到了,虽然性格不同、地区不同,但是我们能够通过90ITer一起给大家服务,我觉得:你们都是我的forever friends!
在文章里透露一下,90ITer最近有微小可以发现的改变,不过会很慢才会放出,至于是什么,我觉得事成之后再说为好。
有点扯远了,话说市实验的学习生活说了个大概,虽然最近几天因为自己心情上的问题出现了不小的波折,但是仍然克制住,尽量没有影响太多人。
不过市实验教学好不代表某些基础设施好,貌似操场不如区实验的,饭菜倒和区实验相像,但是很贵(区实验三个菜5元,米饭免费,第二次去打免费;市实验2个菜就8.8元以上了,而且米饭也要钱,不让打第二盘!),所以我只能中午饭和晚上饭一碗面条一个肉夹馍的过了,至少第一我喜欢吃,第二便宜(6元),但每周至少有一顿改善伙食,否则我得吃这东西吃吐了……真难想象三年怎么过来……
还有一点可以看出市实验有点太节约钱了,那就是校园里的道路,前面的校园还好点,只要到食堂以后,男生宿舍以前,那块路基本上就是斑秃了——一块一个洞啊!我不喜欢在校园里随便拿手机拍照,那样感觉像是显摆,同时学校不让拿手机,我也就没带;如果拍上照片,发到微博去一看,定会哗然一片。
显示出市实验的节约的地方还有高一高二教室,墙皮有部分斑秃,很明显的。至于说市实验有一块好墙皮吗,恐怕只有教室办公区和学校“后花园”——高三综合教学楼致远楼了。
说起致远楼,我倒想市实验还是挺有眼光的,知道我们这一级人数众多,建了致远楼,等到三年之后我们读高三了,也就将全部的高三功能教室用上了(听说现在只用了不到一半左右,不算GAC老师办公室,GAC仅占4间教室)。
回到关于我的方面,我的职务刚才透露了点,具体来说就是语文课代表和生活部副部长(就是传说中的生活委员)。说也奇怪,我们郭老班是政治老师,同时应学校要求,每个职务需要找两到三个同学担任,结果我们就实行部长制,下设学习部(感觉像教育部)、纪律部(又称纪检委)、宣传部(传说中中宣部和文化部的合体)、生活部(貌似这就是中央后勤吧)、卫生部等部门,每部门下有一部长、二副部长,得,我看再加个工信部和国务院就真组成了“七华人民共和班”了……不过这个方式不错,既能分工配合,又能将一个人的重担分摊到几个人身上,挺适合高中这样的紧张生活的。同时作为爱好政治时事的我来说也是个有喜有忧的消息。
国庆嘛,昨天没发文章,这样长篇大论说些什么,我觉得主要看到初中同学对高中特别无聊,“单调性”凸显的生活不适应,我觉得自己不可能没有这样的感觉,但我总会自己kill it,把它转移到另一个工作中,消化它。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文字中能少点埋怨吧。当然,我希望我的月考目标不要让我轻而易举的追上啊!
但愿如此,杯具变洗具。
张宁
写成于2010年10月3日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