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宁
十七年的岁月转瞬即逝,让这,一切,都在这难忘青春年华不再前的最后一站,纪念,回忆。去追寻未来的梦。
——题记
一
明天,就要降温。
每次我生日前,都会过霜降,之后就开始大范围的降温。
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前面开着窗,车往前走,风往后挂。一阵阵的冷意袭来。
听着《Run away with me》,看着窗外慢慢阴暗下来的天,真的感觉,这样的生活突然如此美好。心里如此安静,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能听到自己哭泣、自己倾诉、自己放声大喊的声音。
但是,突然想起的一些事情,让我有些郁郁寡欢。
本来突破阴森森的天空,看到阳光的心情。又一次被打了下来。
二
学科竞赛的走了,教室里只留下我一个人,静静地,阴森森的。
灯没有开,外面的天似乎也开始阴沉了下来。教室外面许多学生大喊大叫,或许是因为周六可以回家高兴的,也或许是因为作业做完了高兴的,或许是见到自己想见的人,或许……
我写着阅读与表达,突然想起了种种事情。
青春似流水,仿佛发生的事情还在昨夜显现。但是,现实让我不得回头来面对,周围突然变得非常陌生,让我无从下手,如何处理现在的关系,如何处理现在的情感,如何处理现在面临的压力和问题。独自面对,让我感到心情沉重,我努力克制住自己不要因情用事,可是,我怕孤独。我怕最好的朋友离我而去,冷漠我,恨我……
于是,我开始孤立自己,尽量让这些能够保持住原样,就像一个孩子怕冰箱里的冰糕化掉继而不去碰触它。然而这个单纯的孩子忘了,如果不碰触它,孤立自己,就不会享受到冰糕带来的甜美和清凉。
我,陷入两难。
或许,这是成年前最让我心悸的一件事情。
而现在,空旷的一间教室只有我一个人,谁又能知道我的这样的想法呢?
没有人,即使身后,也没有人。
一声叹息。
三
我开始收拾书包,逃离这个阴森的地方。
突然觉得,十七年间,我开始感觉自己越来越喜欢说一句:“顺其自然吧”,实际上我知道,这通俗上说就是逃避,我开始逃避周围人的谈论,我竭尽全力想不顾他人的评论而干自己所喜爱的、社会所认同所正确的事情。可是,我却生活在一个注重他人评论的社会,但是,我不喜欢这样的社会。
阅读与表达本上留有这样一句话:“面对变化,接受变化,放下变化,坚守内心!”这句话早晚会有用,让我振奋精神。可是现在的我,对变化仍不能面对,仍无法接受,仍放不下……在我自己看来,我本人不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我对每一件东西都弥足珍贵,因为当我接受它之前我都会仔细的审查它,尝试它,如果不符我心,我是不会再继续下去的。然而一旦我喜欢上了,这些事情,这些东西就再也不会和我分离,即使它伤害到我的最底层我也不会放下。
有人说我很傻,我知道,我很傻,在这些地方我真的很傻。因为这样的性格,让我内心折磨近四五年。我总是觉得自己做错了自己不对自己是主要的“犯罪者”,但是没有人这样说我,也没有人真正的来痛骂我。他们只能无奈的不理我,让我越发的感到自己在这里是给他们添麻烦的……
这样的想法,让我感到越发的自卑和自责。因为这样的恶性循环,我感到身边的朋友更多的是认为我想的好多好多,甚至认为我有时说话在发疯……于是……不理我……然后,我更加的自责……
算了,不想这些了。
想着,书包收拾好了,拿出书包里的MP3,打开之后,首选的第一首音乐并不是《Run away with me》,而是《Time for miracles》,电影《2012》的主题曲。
“Baby you know that maybe it’s time for miracles. ‘Cos I ain’t giving up on love. You know that maybe it’s time for miracles. ‘Cos I ain’t giving up on love. No I ain’t giving up on us.(中文翻译:宝贝,你也许会知道这是奇迹时刻,因为我不会放弃爱,你也许会知道这是奇迹时刻,因为我不会放弃爱。不,不会放弃我们。)”
到了关键时刻,人与人,是否能共同渡过难关而不是放弃?
或许。或许吧,我想多了。
四
“咔。”
门锁上了,我踏上了回家的路。
路上很多曲折,但我必须往前走。
突然想到上午,同桌借《新作文·初中版》看那零八年张牧笛作《梦里,有谁的梦》,感觉这个故事挺吸引人的,同桌的反应证明了我的猜测。同时印证了我的设想:某些东西,或许只有女生能表达出来。
那个故事或许在网上各位能搜到,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爱慕小说,不算是言情的吧。很短,连载了几期,虽然也近一年了吧。不过这样的感受,这样的感觉,或许只能生活在小说里。
我突然感觉,青春一些感情,似乎总是被一方断绝,然后让另一方绝望。我不知道我是下一个还是最后一个,可是我不希望我绝望,我不是那样的人。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是那种暧昧爱情,就是单纯的友情。但,实际上后者要比前者好得很,因为前者很容易让人窒息,这不是我说的。
“前方路上,还有人等着你。或许是你终身相伴的另一伴,或许是你最真挚的朋友,或许是患难生死的交情,或许是刻骨铭心的痛恨之人……不管怎样,一些些放下了,忘记了,过去了。一些些重逢了,相遇了,熟识了。这条路,才是真正的路。”
真正的路,就是这样的吧。
五
黑夜了,在家里,电脑前。
联盟的各项事务开始了再次匆忙。
前些月的一些任性与不安,到现在似乎是灰飞烟灭了。
或许是有些成熟的感觉,联盟每个人都在变,联盟的凝聚力在增加,联盟的影响力在加大。
这是我想看到的,也是希望给全体ITers所做的。
联盟,或许是我在成年前的顶峰,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因为这只是一座小的缓冲山峰,真正的顶峰还在前面。真正的荆棘与挑战还在前面。
联盟很多人希望,真的有一天,联盟获得风投,全力大发展;甚至在一定规模后活动IPO重组的机会建立股份制公司,继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迅速领先的新兴力量领导的科技企业。虽然我也在憧憬,但是这些目标是长远的,脚下才是最真实的。
“如果你当下活在现实中的未来,那么你的未来就要活在现实中。”这是我前天在一张写着自己颇多感触一张纸上的一句话。真的,似乎是巧合,未来真的未知,如果真的活在未来,那么未来就变成惨痛的现实。二者或许正好相反,让这命运颠倒。
于是,我还是珍惜当下的一步一个脚印吧。
至于90ITer联盟,还有旗下的FOI、CWP、飞翔实验三大计划。还有未来的智凝学会,一切都在当下的脚印是否踏实。
这并不是活在当下,而是走在现实中。
六
凌晨,一点。
或许长时间没有管理联盟感觉有点陌生,很多新面孔我得一一相对应。
联盟的管理投入了,我也就不想一些其他事情了。
或许,这一切开始,就是缘于一场误会,或许是他人的一句话。
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继而弄假成真,最后当事者说假,旁观者说真。
然而,真正知道真相的,有几何?
做完了联盟的工作,发了条短信。
问候一句,只是问候了一句。再也没发。
省点电话费吧……呵呵。我该知道的,这一切。
快了,十七了。
写于2011年10月22-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