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得我能在这么晚还有这么足的精力来碰OJ,主要今晚实在是特别郁闷惹着妹纸生气了,很难受,到现在还睡不着。虽然我知道她是因为成绩和GPA的缘故心情有些糟糕没理我,但是还是觉得让我有些失落。
可谓是想得太多,有的时候很想写点东西总结一下2013年,可是稿子还没开始写就各种忙,可能老天让我拖几天写吧,这一拖不要紧,一直到现在,2014年的第一个月过完一半了也没开始完完整整的抽出时间去写。
真的是太忙吗?
UVa 10071AcceptedC++2014-01-16 00:26:09
俩题比较easy,看一遍题意就明白了,一次性AC。
看着自己书桌上现在摆着的一本最新版的《算法导论》,一套考研数学一的复习丛书和一本《XXXX驾驶XXXXX》 我就知道我这个寒假有多么找事干了。不过也好,忙起来就想不起来曾经的这些事了。
不过熬夜这个习惯真的得改一改了,至少现在还不是熬夜的时候。
最近看《算法导论》才知道数学尤其是线性代数和离散数学的重要重要重要性,对于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来说,的确是数学为王。我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寒假能把自己的数学底子尤其是高数(或者说工科数学分析?)给补回来,甚至于说我把去年的交大版自主招生辅导书都拿出来准备看一遍了(一个连极坐标都不会的学渣还能学啥…………)。各种笔记都可以拿走,唯独我的数学是不允许的。
想想书橱里还有从青岛拿或借回来的《C++ Primer》、《具体数学》、《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知识与入门》(又是交大写的,交大ACM在世界拿过champion cup,想必写出来的是必然的牛犇,所以换掉了Java和高等数学习题集借了这本和《题目与解读》)、《算法竞赛入门经典》,我真的希望在这四十天假期里我能每本书都能碰上几页,至少这一部分书的专业性特别明显了。
很长时间之前,寰哥说的那些都历历在目,其实实现七年之痛是我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如果说最大的梦想莫过于为中国科技或者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一点——仅仅是一点就好——的根本性革新,目前来说这个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距离。还是需要努力的。
当然,对于有些东西的了解我想在下学期很多人就自然超过我去了,至少今晚的经历是让我感到这一点的压力的——说实话,没一点压力是不可能的。
在高中,干这些事的人很少,你们觉的很神奇,而大学开始了 ,周围普遍都有,你们就觉得这就是个普通玩意——没错,我曾经做的的确是一些非常简单简单不能再简单的玩意了。只是当时这个年龄段的人做的不多,所以觉得特别高不可攀罢了。
但至少,我是起步较早的,如何继续保持领先这是一个我个人给予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挑战。相对来说,非线视频制作我可能不会接触太多了,这就跟我在暑假的微博里说的那样——我最多再做一个纪念高中的视频就不做了。因为进行非线视频编辑这仅仅是一个练手的想法。很明显的一点看出来就是我这个学期在信息学院媒体设计部就没做过视频——仅仅是元旦晚会的纸质印刷品就够我忙活的了(虽然活真的不多,可能我操作快的原因吧)。
对于网站呢,相对来说也是这样想的,可能发展速度比前者要快很多吧,让我觉得自己竟然有如此大的能力在这一网之内展示自我甚至于结交更多的神犇精英。原本在大学期间我将进行网站技术头脑内部更新后然后慢慢转向互联网底层研究。不过现在看起来底层和应用层的关系现在已然不那么分的特别清楚了——这归功于移动互联网的功劳。于是我得改变策略了。
哦,说到这,我突然想起来这个学期我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远景设想——可能会有点早,不过这是我感兴趣的方面规划的早点也未尝不可,也不用担心我的涉猎范围因此而缩减,我还是依然和原来一样热爱读书、涉猎和搞各种浅层钻研的——我很有可能将向Web应用(云方向)和数据挖掘(大数据)这方面进行发展,可能两方面在外部看来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不过在《Data Mining: Concept and Technique》中,我发现这两者的结合潜力在未来五至十年是很大的。当然,发现这个的我绝对不是第一人,对于互联网及科技超高的美国,可能现在这样的交叉领域已然发展好几年了吧。
当然,选择这个还是因为我对互联网这几年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深刻对计算机进行了解之后结合现实和时代的认识决定的。
UVa 10055 Accepted C++ 2014-01-16 00:56:02
靠!这道不到6行的水题让我Wrong Answer三遍!!!我想吃了UVa!!!!
话说这个学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完整的读完一本文学类书籍。就算是刘飞老师推荐的由何兆武 口述、文靖撰写的《上学记》也还剩下二十几页。没能形成读书笔记,这的确不符合我这个人的性格——每月至少读一本文学类的书籍。
当然,读了没形成读书笔记,但是还是有收获的,对于中国教育,甚至说中国高等教育,很多人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观点,在《南方周末》的评论专刊、在《世界因你不同》的李开复自传中、在“钱学森三问”的各种解读中、在南方科技大学的“631”自主招生模式中,很多人为了中国教育改革建言献策乃至直接亲身实践。而千人千面是导致包括中国教育在内的各项改革缓慢进行的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不过作为教育本身,“因材施教”的理论自然就定义了教育本身就是异曲同工的。当然作为一个回忆录,何兆武在书中没有大刀阔斧的提到中国教育的种种,只是从客观方面摆事实,至于道理,由后人去理解吧。
所以,人真的是在看的事多了,读的书繁了才知道有些问题的解决是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最近空间狂转的一位中医院院长的一封信似的,这是一种特别真实的感受。每当写到这我们总会加上一句“这个社会是如何如何”的 ,可是今天我不太想提这个。没必要,中国社会发展必然经历这些,只不过有些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某些人的预期,而正是因为这些超出预期的事,才使得我们社会进行反思和改正。这不是历史长河所欢迎接纳的态度吗?所以不论怎样进行政治教育活动说“大大大大公无私”,对于我们简单的一个人来说,做好自己的,做好自己身边的,做好自己向上的,就是为社会作贡献了。
UVa 494 AcceptedANSI C 2014-01-16 00:18:18
这是今晚最后一道AC的题了,我发誓不是累了,是饿了,我去煮面之后在这码字,于是这就不做了。
是不是说ACM离我来说很远,我困,不想多说什么,顺其自然,以技能知识为主才是最基本的。练ACM打比赛最终的高级境界还是要为人类创造价值嘛(Orz~~说的低一点就是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或者实现自己想要做的梦想~)。
今天上午可能没法去看老师了,看看下午行不行。至少得去市实验一趟跟老师们交流下。
但愿老师们还能记得我……(好多人不想回去,至少我问的现在想回的没有一个……知不道为什么。(知而不道?))
睡了,晚安~
2014年1月16日 0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