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许许多多的社团又开始进行报纸、杂志的排版与印刷了,或许实验社团貌似在某文学社团的影响之下都想出份报纸,以至于现在市实验报纸满天飞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新同学必然对这样的情况感到新奇,而在实验生活了一年半载的我们固然已经对此坦然而又疲劳了。
生活了一年多,在实验看了很多社团出的报纸出的杂志,我自己也亲身参加过新兴社团——生物社的报纸设计出版印刷工作。通过了解知道很多社团有这样的传统,例如足迹文学社、国学社、风雨编辑部以及学校官方出的《太阳风》,都是作为传统社团在学校社团里面成为了典范,成为学校社团建设的范例。然而每个社团都必须是平等地位的发展,这样的偏向会让许许多多的社团感到特别的孤立,于是一种油然的竞争想法从社长骨子里发出——我们也要出报纸。
可是,且慢,我想问各位社长一句:你们出报纸是为了什么?
出报纸是为了什么?我想很多社团的社长都是跟风随大流似的出报纸等各类刊物,“当然是为了社团宣传了!”或许很多社长都会这样回答。可是,做完了,发完报纸了,你收到你需要的效果了吗?宣传是要一定的效果的,你需要一个目的性:我要让我们的同学知道些什么?是我们社团的文化?还是我们社团所研究的内容?还是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社团或者积极关注我们社团?这些才是宣传的目的,我想应该有很少一部分社团社长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者在印刷后进行过调查调研。
我给生物社设计报纸印刷之后就是这样的感觉。当同学拿到生物社刚创社不就就出版的报纸的时候,他们了解到的并不是生物社怎么怎么样,却在碰上我都随口说的一句“报纸设计的不错”,似乎都是商量好一起排队问我似的。要我说生物社第一期创刊报纸作为实验史上设计最为出色、影响力最大的报纸那我可以很自豪的承认。但是,要说这期报纸是最为成功的,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它就是犯了上述的几个问题。
那么你会反问上述足迹、国学、风雨、《太阳风》为什么可以做这些,我们跟他们有什么不同。或许我们得从每个社团的性质来看这个问题。
且先不谈《太阳风》(官方水分太大,忽略),足迹文学社、国学社、风雨编辑部三个都是定位于文学、语言与社会科学的。这样的定位在我们看来就是和文字打交道的一群人的聚会。在中国,文字的传播属于信息交流,而信息交流又包括平面媒体传播、电视广播媒体传播和新媒体传播(例如网站、博客、微博等),作为学生很大一段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不可能或者很少有精力去关注后两者的信息传播。于是作为传统的与文字打交道性质的社团,出版杂志印刷报纸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或许你是一个新的文学类或语言文字类的社团,也想干这样的一番事业。但是市实验的用户群体就这么多,“文化产业”份额被老牌社团的占领饱和已经不会让新的社团活下去了。
而对于非文学类社团这样的动作,却是一种人性傲娇的表现。“别人能干好,我也一定能干好!”这样励志的思想于是乎出现在很多社长的脑子里。
不错,我们中国人不缺少上进心的,这的确是正确的思想,应当鼓励甚至于弄成大字报贴在每个班的角落,盖掉每个村那“计划生育”的标语。但是,有没有想过,“别人能干好,我也一定能干好”是不是目标有点太低了?因为你走的是“偶像”已经走过的路了。或许你在路上能超过他,但是路上很挤,就像北京四环一样——因为很多人都在走这条路啊!——路一挤,它的目的就没有了。而我们的目的就是——找到最新的一条路或者开辟新的路,让别人能够分流过来,快速到达终点。
这就是我所提出的观点:“在实验开辟社团发展新的道路”,而不只是“干好别人已经干过的事情”。我不能说印刷刊物就不好,如果你的确能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报纸(例如生物社《i生物》第一期)并且达到你所说的宣传的目的,那么你可以设计并且拉赞助什么的都可以进行。但是你纯属是为了证明“我能干好”或者仅仅是社团之间的攀比,那我还是奉劝别干了,因为这样昙花一现的效果,市实验已经有很多很多了。
我曾经问过生物社、心理社两个社团的两位社长:咱们有必要出报纸吗?要宣传是有各种方法的,市实验的社团从没用过的方法多了去了。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手段是很普通的,可是到了实验或许就能引起轰动效应——只是因为太罕见。
现在这个问题问到所有即将出报纸或者已经出过报纸的社团负责人们。有必要吗?你如果回答有,那请再回答前面所提到的宣传效应的问题,如果两个问题都可以完美的解决,恩,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进行印刷报纸了。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那还是另辟蹊径吧,不要一条路走到直,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我是因为出过报纸然后功成身退在这里说风凉话的,但是我真的很少突然拿出一个事件进行评论。我评论的原因就是我感觉这件事情需要纠正了才出来写点文字做点小事劝劝那些人们。说实话,出报纸很累,排版花费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费时费力的,出于保存同学们的时间我写这篇文章也是有理由的。
当然这篇文章的目的性不在于此,仅仅是在于如果山东淄博实验中学要实现它“省内领先,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学校”的目标,就必须引领创新。而引领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的创新,更需要体现在学生自己创新能力的发挥与成长中。作为学生代表性群体——社团,就成为体现学生创新精神的最重要平台。
想想吧,当我们与其他社团竞争的时候,别人拿出的都是一次次研究活动报告、一场场举办活动的实录、一件件创新火花的作品的时候。我们只能拿出可怜的几期报纸、几本杂志。那时,才是我们了解到自己问题有多么严重的时候。
所以,“在实验开辟社团发展新的道路”,在当下首先要与其他实验社团不同,在合理中创新;再与其他外校社团联合、再创新。这样,实验社团才能出现一个个精品的社团。于是,“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学校”才慢慢建成了。
2012年2月29日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