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间的回响(中)

今日翻看电脑存档,发现了2年前写了一半但未发的文章。有些感觉虽已改变,但这一切不论如何都是自己所经历的。发出来一篇半途的文章是在我起笔写文章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但不发出来则没有此去经年、承前启后的衔接。有些事,估计得等到《跨越时间的回响(下)》才能好好说说了。

——2018-5-24 凌晨

此去经年是故人,反侧转辗总深情。

满枝花朵花香境,奈何落地落人心。

——4月21日凌晨题记

好吧,查了下记录,原本该在去年结束的这个话题又写下来了。

果然是跨越了时间的回响。

这几天发生了不少事,而且睡觉也天天做梦。

挺像高三时候那个状态。可惜有一点不大一样,就是:并没有那么紧张。

——10月8日题记一

不管怎么说,作为一只大四狗,突然发现有些事立马现实了起来。

我觉得用“四个如何”就可以归结了未来十年要做的事了:

如何发展,如何立业,如何成家,如何养家。

——10月8日题记二

现实如此压抑,隐藏在暗中的利益角斗让我最近心累。

这两天实在是精神空洞,拿出了原来编辑的“自选文集”自恋拜读了一番。

发现有些事,还不如以前的我考虑的精神高度高。

猛的发现,让我不禁扪心自问:

越活越倒退了吗?

是嘛?

——10月8日题记三

第一部分 只有我们知道,未来需要我们怎么走

一切是天意,天意的不能在天意;

一次次的机遇,让我们相聚在这个小小的班集体;

团结一致,互相进步;

我们都是一家人,

前所未有的温暖,在这个班集体浮现……

——2008年11月4日《永恒的0611(1)》后记

青春是不复返的,这谁都知道的,可是谁知道珍惜青春呢?一般明白过来的人已经逝去了他的青春了。

四年,比五年短暂,但是情意更深;青春,比儿时成熟,但是越来越沉默。

也许计划并不是目的,实现计划才是真正的目的!So, Let’s get moving and go for it!

——2009年12月31日《2009-前进前进!》节标题

四年里的相遇、相识,一切只是缘分。就是这样,每一个在我身边的人都在打动着我。你,是我最初奋斗的正确方向;你,是我青春路上的甜蜜回忆;而你,则是我追逐梦想的坚定力量!

感谢你、感谢你们——我的朋友。新的开始,希望仍有你在身旁……

——2010年6月5日《一路上,感谢有你》结尾(2010中考考场作文原型)

90ITer联合会性质技术联盟,旨在为团队和个人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之家和思想、技术、创新融合的催化剂,为团队提供坚定背后力量,为个人提供选择团队的空间,同时也为团队的最新成果给予支持、发展、和帮助,90ITer不但是一个纯技术联盟,更是一个新时代跨界融合的领军联盟!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天道酬勤,我们将在Google式的“自由、开放、创新”的氛围下发展的越来越好! 90ITer – 互联创造未来!

——2011年1月31日《共同把握时代步伐 促进互联网创新发展——张宁在90ITer联盟正式开放仪式上的讲话》节选

望时代发展,看今朝互联;谓华夏之雄壮,悦新兴之崛起!当下,社会在变,中国在变,世界在变。无穷无尽的领域都在变。有的虽已蜕变成蝴蝶,但大多数仍在蜕变的路途中。这——就是我们,中国科技的新兴力量、世界未来发展的主导者——90ITer。

联盟始创时,以联合各联盟为主要发展方向,凝聚90ITer的力量,壮大90后Iters的影响力。目前,我们依然坚持着这样的理念,发展特色、团结共赢、服务大众。

——2011年4月10日《创造互联未来——<90ITer联盟·2011年鉴>序言》开篇

首先,感谢能在2015年碰上亲爱哒~从2015年开始,你的出现让我的人生又有了更大的动力和责任。我们永远在一起么么么哒~

——张宁网2016版感谢Thanks List

2016年10月30日,与亲爱哒走过的第601天。

其实,人在一生之中,所接触到的人,总有一些是值得感激的,也总有一些是值得陪伴的。这些人组成了你常待的圈子,成为你生活的全部。

因此,无论是我心中身处对初中0611班、对90ITer这两个集体中的人们,还是现在陪伴着我,并在未来一直陪伴走下去的人,我都是十分的珍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现在,几乎从不与人发火的原因。因为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以感激与阳光的态度去对待。

跟亲爱哒走过的六百天里,其实也有不少小的摩擦,不过,总归还是当天解决,因为毕竟都是误会,比起一生的事来说,这都是一些不足为道的琐事。如果因琐事而影响了生活,只会喧宾夺主、不知所措。我希望,这样的心境,能够陪伴我们永远的走下去。

亲爱哒么么哒~

第二部分 只有光明知道,未来需要理想怎么走

事实上,由花花草草转向我们生活的社会,甚至于我们学校,我们同学周边,都有许许多多像无名花无名草一样的同学,他们或是在默默的奉献,或是在默默的为达成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他们难道不是在履行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中的一段么?同时,过好每一天,不也是我们的宗旨吗?细微之处总见趣味,细节所在感受颇深。如果你迷茫的时候,那就看看那株,甚至是那群无名花草,想想它们的坚持,想想它们的奉献。

思考一下,何为花、何为草?难道有名的花草就是花草,一生都不会被别人注意的它们就不是植物了?这显然是不符合常规的。要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由无名成长到有名的。就这样,默默的成长。也许,你也像这无名花草一样,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

——2010年10月24日《默默地成长》结尾

人,一生有限,一生的经历更有限。所以,无论何时,人必须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并要真正的为此而奋斗。

——2011年《要真正的奋斗》题记

理想固然很好,然而现在社会充斥着无比像水泥浆凝固一样的现实主义,他让我们接触不到真正的理想主义、真正的理想是什么。

……

理想主义不是空想主义,也不是盲目主义、简单主义,它是现实主义的精神基础,是人们为人生意义奋斗的后盾,没有它,人生将多而杂,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做一个勇猛的理想主义者吧,走在理想之路上,我们将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走向近在咫尺的成功!

——2011年3月14日《理想之路》节选

话说回来,最近考研复习,总是有些事情考虑的有些多。比如未来的发展与未来的生活问题——毕竟,已经进入了青年时期,所谓的“黄金时代的末期”了。一些事情总该要定型。

所以,探索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真切的认为是一个人是否走好自己人生之路的探照灯。不要以为挣钱养家是一个灯塔,这只是一个生存的必须。一个人除了生存的必须外,是否还能在生存之外追求更为有人本质精神价值的事情,才是真正为这个社会的巨大贡献。

现在的社会,已经无法不再现实了。且先不说什么社会问题,个人对于目标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信仰的缺失。信仰,作为一个人的精神动力,在一些方面总归是有些用的。尤其是当挫折降临时,有些人会形神俱散,而有些人会奋发图强。这就是信仰作为精神动力的作用。

其实,这里说的信仰,是广义的信仰,与信仰一种宗教、一种主义不同,是更为广泛的。可能是你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环境的奋斗,也可能是在为另一半的幸福着想。在广义的信仰的存在下,个人向善,社会亦可。

理想到信仰,是需要每个人自己探索的。说不定,你明天就知道自己信仰是什么了呢。

第三部分 只有自己知道,未来需要自己怎么走

于是,在多次的说说上,我强调了自己所选择学科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对我的一种督促和监督,更是我想对我身边同学的一种激励。

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在中国,高等教育并不完全是以学生个人兴趣和学科方向来自由选择的。于是很多并不想学本学科的同学进入这个专业,但他们的态度有一些是特别消极的——很显然,第一,学校此学科在全国并不是最强的,第二,学科的就业压力已然不是五年前的情况了。两个因素都很现实,而一旦现实的压力向人扑来时,人要么会奋斗,要么会丧失。

所以,与其对现实压力紧密关注,不如去先暂时躲在这个大学仅存的象牙塔——课堂中,去先增强自己的学科知识能力。无论你是走科研之路,还是走就业之路,这都是必须要经历的。当然,这对于学科兴趣特别浓的人没有什么困难。而对于另一部分人,却是需要特别大的心态力场去完成内心的改变。

——2013年11月23日《这里的冬天很神奇》结尾

考研对我来说那是必然的,因为对于一些基础技术——多媒体制作、非线编辑、网站建设、互联网研究之类的相对侧重于应用方面的东西我早已经历过,不敢说样样真的精通于心,也相对熟练而过目不忘了。而我未来想要的,就是这些技术所给我准备的跳板所瞄准的方向,则是计算机科学深层的研究——就和我几天前的随文所说“向Web应用(云方向)和数据挖掘(大数据)方面进行发展”。而首先,对于最基础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我必须要掌握——即使里面的数学知识简直是让我感到计算机科学就是一门数学学院的专业——因此,我必须一直努力。而别人的意见,仅供参考。

——2014年1月24日《寂静之美》节选

 (此处为未完结部分)

第四部分 只有天知道,未来需要谁去怎么走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当最后两节诗句铿锵有力的从学生们的嘴中吐露,经历了近20天的支教生活终究还是结束了。紧接着的电闪雷鸣与停电让我们看到了在城市里看不到的繁星满天,那耀眼的北斗七星似乎在给我们,给陪伴我们二十天的学生指引着未来前进的方向。

晚上,觥筹交错,每个人都释放着自己的情绪,各种分别与不舍、各种放松与自由的想法随心而去。这,就是支教最后离别前夜的片段。

支教给了我们很多,但更多的给了我一种深刻的认识。就如前文所说:“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知道什么东西怎么样。”于是,我来了,我来去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这,才是真正的支教。

——2014年9月6日《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临县正觉寺(太钢)希望小学支教总结》第二节:支教感悟 开篇

The reasonable man adapts himself to the world; theunreasonable one persists in trying to adapt the world to himself. Thereforeall progress depends on the unreasonable man.——George Bernard Shaw, Maxims forRevolutionist

理性的人努力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疯狂的人坚持使世界适应自己。因此,一切进步取决于疯狂的人们。——G. B. 萧伯纳《革命家箴言》

——2014年2月10日《大一上学期我的学生会工作总结》及2014年7月18日《简单一叙:欢迎来到山东科大》结尾后记

  (此处为未完结部分)

写于2016年4月21日、10月8日、10月25日、10月26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