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高中课程《历史》(岳麓版)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第六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民主制产生的条件

1、客观:

地理环境的影响:

政治:小国寡民——能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主权利的愿望强烈。

2、主观:

(1)雅典志士仁人、平民斗争努力;

(2)从君主制到贵族制的转变;

为雅典政体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

二、雅典民主制产生过程

1、奠基:梭伦的民主改革

①废除债务奴隶 ②建立民众法庭 ③抽签、差额选举公职人员 ④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代出身)

2、最终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

陶片放逐法——法治原则,民主范围扩大至所有公民

三、雅典民主制特点

①人民主权   ②轮番而治  ③法律至上   ④公民平等

附*:关于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的解释:

人民主权: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即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机关的人员构成及运转原则,都是这一特征的充分体现。

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基本原则是平等的原则,每个公民可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在具体运作上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方式是抽签选举,即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

四、雅典民主制的民主机构

 

五、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1、雅典民主的进步性

对雅典:

政治:保证了公民集体管理国家事务,明显优于君主专制和贵族制,有利于正确决策、修正错误、监督政府,促使了雅典稳定发展。

经济:促使了雅典工商业发展。

文化:促使了雅典文化的繁荣。

对后世:

(1)管理形式创新:在专制以外创造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民主)。

(2)民主运作方式创新: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3)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经验。

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实践基础。

2、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1)民主范围狭小: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利。

(2)民主性质:原始的直接的民主,只适合于小国寡民。

(3)参政方式:抽签产生,轮番而治的特点,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权力,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

3、雅典民主的本质:少数人专政,不是现代民主,是奴隶主专政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