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华:男孩缺乏阳刚学习不如女孩 应因性施教
本报北京专电 特派记者 刘昕璐 在“三八妇女节”之际,却有人大代表要为“男孩”出头。这是发生在今年全国“两会”会场上的新鲜事。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告诉记者,目前学习成绩中男孩不如女孩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全国5000万差生中80%是男生,而且男生越来越缺乏阳刚之气。王荣华呼吁社会共同关注教育中的“男孩危机”,至于“危机”的说法是否存在,他大度地表示,欢迎叫板探讨。
现状
要选个男干部“比以前难许多”
王荣华称,现在的中小学,女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好于男生,多项调查显示,男孩的学习能力、心理条件、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普遍弱于女生,在数学、实验、计算机等男生的传统优势项目中,男生也不如女生。“我国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按照现行的评价标准,其中5000万属于差生,而5000万差生中80%是男生。”调查中,目前学习成绩中男孩不如女孩的问题越来越大,而且男生越来越缺乏阳刚之气。
在对上海的一些学校的调查来看,也存在明显的男生弱势的现象。上海紫竹园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生源按片区划分,不择校,因此学校男女生比例代表了升学竞争的自然结果。该校拥有初中和高中两个学部,初中男生人数略多,占54.46%;但到了高中阶段,男生人数骤然下降,近300名高中生中,男生只占43.4%。有校长感叹,以前是女生“略胜一筹”,现在是比例严重失调。学生干部中,要选个男干部“比以前难许多”。
王荣华说,他的母校是上海中学,现在的高一新生中,女生占65%,男生为35%,当年他念书时正好相反。以至于上海中学的校长一度戏称,十年后上海中学或许要改名叫“上海女中”了。根据他的调查,上海高校新生入学男生比例也连年下降。
原因
男孩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落后于女孩
“基础教育中男生过早被边缘化或者淘汰,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和男生个人的发展。”王荣华坦率地说,在中国,进不了普通高中,意味着一个学生很难再有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机会,而这在无形中也就剥夺了男生今后人生发展的许多机遇。王荣华分析说,因为学业方面的劣势,使得自尊心受损,会成为一些男生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从而成为各个领域的失败者,导致许多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出现。
“大家知道同年龄的男孩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都落后于女孩,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现代教育中整齐划一的教育安排和考核要求,使得大家将这种认识往往抛到了脑后。”王荣华犀利地指出,首先是现代的教育平等观更多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机会均等和学习过程的平等,而很少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在这种平等观的主导下,要求他们表现一致。因此,无论是当下的教育评价还是社会评价,都无视两性的差别,实质上抹杀了男女生之间天然的性别差异。
其次,现代教育忽视了男孩独特的学习和发展特点,研究表明,男孩更倾向于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的方式学习。男孩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此外,现代教育的安全性需求限制了男孩的性格成长。男孩具有爱冒险、挑战、争吵、跑动的行为倾向,而现代教育中却被要求必须坐得端端正正,听上几小时的课。加上,社会实践也是少而又少,从而使得男生缺乏他们所擅长的运动技能、视觉和空间技能,以至于学习不占优势,特长得不到发挥,性格发展也得不到引导。
另外,在王荣华看来,目前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利于男生,“毕竟男生的心智发育晚,脑科学表明,5岁的男孩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而学校中女班主任过多,让男生有过多限制,不太适应,也容易缺乏阳刚之气。
对策和建议
积极探索建立新评价机制和教育模式
“大家都在问钱学森之问,‘男孩危机’若不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王荣华说。
对此,王荣华提出不仅“因材施教”,还应确立“因性施教”的教育平等观,使男生和女生都能发挥各自的性别优势,克服现代教育无性别差异的单一平等观。
教育部门则要利用智库力量,积极探索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和教育模式,以综合评价代替单一的学业成绩评价,将能力评价与成绩评价结合起来,让男生的特点与优势得到展现和认可;在测试的内容与形式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在考试中多增加一些操作性、想象性的内容,采用多元、灵活的考试形式来全面、可观的评价男孩的表现和发展。
另外,要逐步改善教师性别比例,鼓励更多的优秀男性从事教育事业,改变目前中小学师资队伍性别结构上偏女性化的现状。
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方式。“学校要承认和尊重性别差异,要有性别差异的教育意识,男孩更喜爱对抗、竞争和刺激,对动手实验感到兴趣盎然。更喜欢体验式学习和运动型学习。教师在课堂较重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为男孩创造表现机会,充分发挥男孩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上海《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