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你们还记得我吗?

——触动于吴念真著《这些人,那些事》

/张宁

“人生很多滋味都要到一个年纪才懂得去细细品味……然而当你一旦懂了,一切却都已经远了。”

——《遗书》

或许人世间的事情总是从这书中找到类似的典型。朋友的离合背叛,亲人的冷热亲属,爱人的生别死离;单纯的童真感情,无尽的血肉之情……这是一本“故事集”,却是总感觉它平淡得出人意料;这是一本“日记”,却让人从平淡的文字叙述中带入现实与当时的空间交换中。

就像集子中《遗书》兄弟二人,弟弟在生前总是在哥哥公司内打杂、跟班,原因就是借钱来花钱。当他某一次通过发票作假帐时,哥哥才忍无可忍发了一顿火,然而这样的一次,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谁让,这就是命中注定呢?各个出生后赶上的都是好运的时代,而弟弟出生之后社会连连麻烦不断,以致到最后自己带着对哥哥的愧疚和对自己的无助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哥哥赶到弟弟的自杀现场——他们小时候曾经经常爬上的山顶,那里可以瞭望整个台北城——看到因汽车废气中毒而死的弟弟时,他沉默的看着他。当他拿过弟弟手中那一张用A4纸写的“遗书”时,或许,他比谁的感情都复杂:

“大哥

你说要照顾家里,我就比较放心

辛苦你了

不过

当你的弟弟妹妹

也很辛苦。

这时浓雾深处忽然传来山下火车喇叭的长鸣,听起来就像男人的哀号一般。”

而,亲情,也结束于此,也开始于此。

“人生走到透,美满(人名)常说很多事是注定的,别铁齿,当命中的某颗星辰走到哪个位置,该遇到的事怎么也躲不掉。”

——《美满》

或许,一封情书的重量,足可以压得一个人改变他的一生。

有的人,因一封,甚至几百封来自自己偶像的情书爱上了他,可当几十年之后,出现在他的葬礼上的人每人都获得一本他的一部情书集时——“原来,这些信,也曾经给我发过”——这时,逝去的他,是一名政要,却已不再是那当年的诗社社长了。

而,没有情书的,似乎在途中过得艰难,例如美满,阴差阳错的有了两个丈夫,也有了几个孩子,虽然总是在说他们的无畏与懒惰。但如此,当美满的八十大寿过后,她在他们的灵前却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三个人从没睡在一起过,那种滋味……我就不信那两个死人不想试试看!”

或许,那会是个幸福的时刻。

“他的爸妈都不忍说破,因为他们知道不经意的玩笑都可能给这年纪的孩子带来巨大的羞怒,甚至因而阻断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对异性那么单纯而纯净的思慕。”

——《思念》

或许这些人,那些事总会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但,如果我们是那个年龄段的人,或许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们的真实想法。

正如这个男孩,喜欢这个女孩如此单纯,这是我们无法感受到的。当我们回想起我们童年的一些些事情的时候,也许也会有这么一段时间,单纯的只有对一个人的喜欢,不是因为利益,也不是因为长相,就是一个单纯的喜欢。说不出的喜欢。

而,当我们长大了,慢慢的懂得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时,我们突然感觉,渐渐地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感情,被一层利益、虚伪以及仰慕的糖浆所包裹。正如文中老师所写:

“我觉得好丢脸,竟然用大人这么自私的想法去诬蔑一个孩子那么善良的心意。”

难道,我们不正处于这样的一个过渡阶段么?

或许,单纯没几天了。好好珍惜。

读罢,《这些人,那些事》让我感到,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一一出现,这或许不是想象,而是慢慢会真实发生的。当一年多以后的高考结束,甚至是十几年后考学、参加工作后的每一条每个人的路,都会发生文中类似的一个个场景。这很恐怖,因为人生如此简单和具有本质,让我们无法猜测。

但,请不要担心。因为,这些人,喜欢过的,真爱过的,单纯过的,痛恨过的;那些事,命中注定的,后天努力的,无从下手的,喜出望外的……这些,将成为人生路上的一个个风向标,指引着每个人走向终点,直至那平静的终点。

最后,引用书中一段话结束吧:

“有时候会想,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因为若非这些曲折,好像就不会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见别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见的人与事;而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曾经的怨与恨与屈辱和不满仿佛都已云消雾散。

……

记得你们、记得那些事,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这一切都已成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

只是……你们也还记得我吗?”

——《你们还记得我吗?》

写于2011年11月27日——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