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出生开始,似乎就追随着这座散发着凝重气味的工业老城发展的脚步。
我称他的发展,叫做“一路向西”。称呼他为“西先生”似乎不为过,但这个名字是从何而来呢?
小时候爷爷家有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张店区地图”。那时的我好奇(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于是从地图上寻找自己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地标位置。渐渐地,自己长大了,发现有些地方地图没有,可是我却总是与这些“消失”的地方息息相关;于是那些日子我总是在想:是地图“容纳”不下我了?还是我比地图更“强大”了?
这些疑问的解开,是终结于一份新地图。
那天闲着没事,在报刊亭买了一份淄博市地图。回到家我就像电视上那战略部署会议情景似的,满屋铺开了那份地图,找出自己那少用的放大镜,趴在地上开始有模有样的找“要冲”。
这次我可是大开眼界,原来张店区如此之大,淄博市不仅仅是张店区有城区……这各种的新鲜玩意灌输进我的大脑里,成为了新的经验。
当然,新地图上我想要的地标应有尽有,我不时想到了那份旧地图,于是我感受到了这样的气息,一股突变的气息。
几乎是在我忘掉那份旧地图的时候,爷爷家旧村改造,那份地图由于钉在了墙上,于是也随着房子埋没在了过去。而我,再也没有去过那堆废墟,去找回那件“古董”,因为,我也脱离了过去,开始追寻着这城市的发展步伐。
而自从买了第一份“新”地图后,我也只买过一份新的版本的地图。不过,相比五六年后的今天,那份地图的“容量”也无法满足今天的淄博了。
不过我也偶尔会拿出来回忆当年的种种,在期间,我发现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就像是每天都上演的“西游记”一样——一路向西。
没错,一路向西的求学之路。
从兴小,到区实验,再到市实验。生在东城区,长在东城区,而学,却学在西城区。这是何等的求学之路呢?我很难想象这几年来回奔波的公里数可绕地球几圈,当然我也不想知道,因为这些都是没用的——你至少还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这个几十平方公里的小圈子里。
不过,我很有感触的,是每次上学放学就像是看历史剧一样,总是在新旧之间交替,看着新的快速发展与旧的停滞。不过大体上说,从旧的母体里蜕变出来的新的生灵,却总是在这不太有规律的巨型棋盘阵里找到些许规律——它们都往西边移动,移动,再移动。
可是东边日渐衰落使我对西边的发展感到空虚,“一路向西”也不是什么好事,不是吗?
真希望我未来的求学之路不再盲目的追随着“西先生”发展方向了吧。该往其他方向走走了。
写于2012年3月15日 晚
写作后记:
之所以用《一路向西》为题,是因为我的求学之路与家乡“西”向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也不是想赞颂什么,也不想批评什么,只因为发展有利有弊,趋利避害谁都想,可是很少有人能完全避害。只因每件事都有两面性。不过呢,避害很好避,就像我所说的“该往其他方向走走了”也未尝不可。
写于2012年3月15日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