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之路

 

理想之路

文/张宁

理想固然很好,然而现在社会充斥着无比像水泥浆凝固一样的现实主义,他让我们接触不到真正的理想主义、真正的理想是什么。

——题记

当我们慢慢成长,褪去充满童稚的外壳,即将到达美好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拐点时,回首过往,残留在身上单纯,天真的理想已被这现实渐渐吞噬,理想之路像是高楼林立之间的胡同,越来越窄了。

理想主义,这个尘封多年,似乎又再被时常提起的名词。有多少人因为它成就大业?又有多少人因为它而功败垂成?不计其数,然而,当下社会有真正理想的人,真正的一个理想主义者越来越少了。

恐怕现在很多人当提到一个问题时都回答同一个答案:要么是“挣钱、养家、买房……”要么是“我没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吧。”没错,这个问题就是:“你的理想是什么?”

很多时候,听到这个回答我自己内心有所震撼: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抱有这种想法,而我的心里总有一幅幅美好蓝图在一幕幕展现,难道这是我做错了?还是我应该继续坚持下去这些“蓝图”?当我碰到类似的问题时我都会思考好长时间:这样的理想,难道真的在这当下行不通吗?

于是,我苦苦探求,终于在近日于某刊某文寻到了答案:中国在上世纪时不缺乏理想主义的,早在文革之前,中国人的一股干劲,全力发展新中国的心就是理想主义的影响——人人心中都有一幅美好中国的愿景图,这就是理想,而为了这理想奋斗创建新中国何尝无斗劲?可惜,十年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了。但我们的单纯理想主义,由此而凝固在那片经历过激情岁月的土地上了。

固然,社会进步了,单纯理想主义消失了,人们以“实事求是”来约束自己,但这一切发展到今天突然又有了松动——人们——尤其在中国当下——社会中的许多人,没有理想,甚至不想提理想,而有的人理想却是刚刚上面提到的——“找个工作、升职、赚钱、买房、成家……”事实上,这不是理想,这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中的一部分,这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生活的基本要求。而马克思认为:“光辉灿烂的理想主义,能激动起世界上一切心灵的真理,怀抱这种理想主义的人,从来不被现代的乌云密布的昏天黑地所掠倒,相反地,他永远一身铃般的精力和刚毅坚定的眼光通过一切风云变幻而透视那在世人的心中燃烧着的化日光天。”理想主义,不是空想的现实,而是促人奋进的催化剂;不是天上的浮云,而是正在脚踏实地所走出的与众不同的路。这路,可谓只有你一个人走过,也只有你一个人可走。

当下社会充斥着功名、利益、权力、诱惑……种种让人将这看似无用的理想主义抛在一边,而他却做错了。没有理想主义的人。灵魂也不会有创造和发展;而没有理想主义的民族,注定是一个庸俗缺乏活力的民族。

无奈,社会的强压让一切崇尚理想主义的人正慢慢销蚀着理想,已被社会破灭的理想主义现实者也劝周围的人放弃理想主义,回归现实。这,难道无法改变吗?

不,现在,在当代中国社会里,有些人仍然追求自己的理想:自费进行艾滋病防治与救助工作,被誉为“中国民间抗艾第一人”的高耀洁,8年走访河南100多个村庄,接触了1000多名艾滋病患者,为救助艾滋孤儿,她几乎付出了一个古稀老人所能承受的极限;为帮助侵华日军细菌战中的受害者,51岁的王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日公诉的艰难官司中,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惨无人道的罪恶为更多人所熟知。他们,有不同的理想,但有共同的理想主义——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同时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就是理想者的成功,就是理想主义的完美诠释!

理想主义不是空想主义,也不是盲目主义、简单主义,它是现实主义的精神基础,是人们为人生意义奋斗的后盾,没有它,人生将多而杂,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做一个勇猛的理想主义者吧,走在理想之路上,我们将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走向近在咫尺的成功!

写于2011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