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一个可能完成的任务

张宁网按:中国教育改革一向是与住房、看病医疗、就业并列为中国的四大难题,至于为何该,怎样改,各地有自己的方法,有自己的措施。但是改来改去,还是出不了这个“政府怪圈”。今天,教育改革的直接影响者——学生将有话说,让我们来看看学生眼中的中国教育改革。(下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张宁网仅转载)

【张宁网转载】今天中考分数公布,本人以历史最高、正取最低的分数被择校录取。何领导看不下眼,一个劲地对我说教育改革,什么改革要解放学生啊、要让老师辛苦啊云云。我看着真想骂他,看着我跟他的关系,在看看我现在面对的输入工具就是iPhone,忍了。

其实,关于教育改革的问题已经不是第一天提到了,自打N年前不知道谁提出了“教育改革”这个词,整个中国,从大学去行政化,到取消中考,再到不分文理科,偏偏就跟教育改革四个字较上劲来了。随便从网上一搜,都能搜出个2970000个结果,其中不乏某些居心不良的人做广告。从这里看,教育改革真的是全民动员了。

说实话,中国作为一个刚刚开放30年、人口极为众多的大国,进行一次教育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究竟怎么改革,却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你想想,中国13亿人,里面很多都是正在接受教育的人,而人才对于中国经济、文化、社会甚至政治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填鸭应试教育、学习和分数重要性倒挂等等现象,的确再给中国教育事业增加了绊脚石。一边是众多学子过中高考的独木桥,一边却是制度上的缺失,两方如何平衡,的确是一个需要细细商讨的问题。

但是,教育改革并不像何领导嘴上说的要让老师辛苦、学生放松——这两者并不矛盾,而且应该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你看看外国的中小学校,白天上课,下午休息或者实践活动,老师放松,学生放松。到了大学,学生压力开始重起来,但是也还算舒服,学习上自然好。中国的教育正好与外国相反,中小学白天晚上上课,学生还要回去写作业,部分老师还有升学压力。到了高中更不得了了。为什么?高考啊!大家齐努力,鲤鱼跳龙门,学习起来没有白天黑夜,老师更是视高考为大敌。但是跳过了龙门,大学的生活真的是自由和轻松——很多课程想逃课就逃课,老师不管,反正临大考前抱抱佛脚就考过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外国的学生由于有压力而为了就业做好了准备,而中国的学生由于人多势众而使毕业后生活变得严峻,所以说,“毕业即失业”。而且,外国由于几乎天天有综合实践活动和动手活动,中国一星期就那么几节,有升学压力的基本上没有了。另外,外国的中小学生才会写基本通顺的句子,中国小学生就已经会写散文了。中国的这一切谁逼的?升学考试。外国的这一切谁造就的?几乎没有考试——老师学生几无压力。这样的结果是,中国中学生经常在外国拿奖,而且每次拿的还是金奖;但是,中国到目前为止,除了差点拿到的却早已过世了的,中国人没有一例诺贝尔奖。

中国的教育改革基本上是伤筋动骨的行为了——13亿人的教育问题啊,多大一个数,能说改就改吗?虽说这样,教育改革并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有心。鄙人在此提两点建议:借鉴一下外国的行为,里面总有很多精华值得教育事业人们学习。另外,中考高考也不是说直接就去掉,至少也要减少它对中国人才教育的影响,而更多的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很多人挤独木桥,并加重对岸风景的秀丽程度,会出现一千个、一万个范进——我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就说到这里吧。至于为什么写这篇博客,主要只是突然有点想法,想为并没有否决中国教育之意——那对我没什么好处。

张宁评:这现状又有多少人能觉悟?又有多少觉悟的人是教育主要领导?!反思一下吧,中国的领导们。

转载自:思想de天空(明日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