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高中课程《历史》(岳麓版)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1、夏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历史地位: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政治制度:出现了公共权力和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而建。

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内服:是王畿(ji),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是商王管理王畿和附属国的一种制度。

商朝灭亡原因之一:国家不稳,商王对外服及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商朝政治统治特点:a、商王控制着内外服,但对附属国控制力是有限的。 b、商朝统治带有神权色彩,以此强化王权。

二、西周制度

(一)分封制(分邦建国制或封建制)

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都城镐(hao 4)京。

分封制:原因和目的:周初的动荡说明内外服制度的弊端导致周初的社会动荡,为了对广大地区有效统治。

内容:

a、分封对象:分封的主题是同姓亲族,还有功臣、姻亲、附属国。

b、分封内容:授土授民,但所受的待遇不尽相同。

c、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权利与义务):

诸侯对下属进行分封,由此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分封制特点

1)血缘关系为主要分封依据。2)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3)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作用

1)对周朝的势力范围: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2)对周朝(周王)的统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有效控制诸侯国社会稳定发展。

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被中央集权制取代。

问:分封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1)血缘关系的松弛。2)诸侯国相对独立性及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二)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以此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内容:1)实行嫡长子继承制。2)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特点:1)血缘关系和政治利益结合, 家国一体。2)严格的等级关系。

作用:

对贵族: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

对国家:加过结合,强化王权。

(三)礼乐制

含义: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即周礼

目的: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统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概括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比较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