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高中课程《历史》(岳麓版)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第二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两方面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一种决策方式,表现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

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2、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集中到中央,中央集中到皇帝)

二、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

1.原因:宗法分封制走向瓦解,需要维护统一

2、宗法分封制瓦解的表现?

(1)诸侯擅自分封(2)小宗取代大宗(3)诸侯争霸,称“王”(4)王室衰微(无权威)

破坏了宗法分封制的原则(等级制、服从周王、嫡长子继承制等)从分权到集权成为历史必然;

3、条件:

政治:秦国完成大统一(商鞅变法到秦灭六国)

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思想: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集权、改革、法制

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1、皇帝制:表现:

(1)称谓:皇帝独尊 (2)权力:皇权至上(一切大权独揽)(3)皇位继承:“家天下”

特点(基本特征):(1)皇权不可逾越(2)皇权不可转移。即皇权高度集中

周王与皇帝有何不同?

周王与诸侯之间是义务关系,不直接管辖地方;而皇帝权力高度集中,总揽一切大权,还直接任命地方官员。

2、中央:三公九卿制

内容:三公:丞相:辅佐皇帝,百官之首,位高权重。御史大夫: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九卿:分管国家事务

特点(以丞相和副丞相关系来看):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互相配合

作用:国家大事最后由皇帝裁决,有利于皇帝专权。

3、地方:推广郡县制

内容:①郡县两级地方政权;基层机构乡、里等;②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俸禄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控制,有利维护国家统一和发展。

4、比较天下共主的分封制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的区别

分封制 郡县制
以血缘为基础 以地域为划分基础
诸侯的官位、封土世袭 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命、派遣
地方容易出现割据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5、其他制度:(1)选官监察制度(见第3课) (2)法律制度:秦律——工具

四、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影响:积极:(1)政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有利国家统一。

(2)有利民族融合(3)有利经济发展

消极:权力极度膨胀;扼杀创新等。

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地位和影响?(综合答案)

1、对秦朝的影响:

(1)初步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②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③对以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利工程的组织建设;有利于文化繁荣和古代文明的持久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