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时隔三年,我有幸再次参加了由康盛和腾讯共同举办的第九届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大会。在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大会也从“站长年会”转型到了“创业者大会”,关注的焦点也从传统互联转向了移动互联。这种变化引起我们思考的,不仅仅是名称和方向的改变,更是我们未来中国互联网人乃至整个人类在信息爆炸与移动互联时代下的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深入探讨。接下来,我将用四大重点与四个观点来阐述我所理解的本届“创业者大会”。
四大重点:从创业者大会与腾讯之外看重点
在创业者年会筹办之前以及进行过程中,有基本商业嗅觉的人都感觉到此次大会貌似成为了腾讯的“产品推销会”,原来站长年会的主办方也由康盛落伍者变为了腾讯云与康盛。同时,也有很多与会者开玩笑到明年如果举办干脆把名字改成“腾讯云产品营销大会”算了。
开玩笑的同时,我们也并不能把问题局限于腾讯内部,虽然在会场上似乎马云和阿里成为了敏感词(或许两家公司竞争潮还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稍稍平息)。但我们必须从腾讯外部看到大会给我们带来的一些东西。也就是所谓的干货,至少比简单的营销推广要好的干货。
重点一:继续开放 持续发展
可以说,由于阿里在去年九月开始效仿腾讯举办第一届阿里云开发者大会,腾讯今年干脆把去年括号中的“站长”俩字去掉了,可以说两家巨头正在通过某些便利条件来推广自己的业务。但不论怎样,两家公司以及整个中国互联网将持续进行着开放,因为只有开放才能发展。
早在开放初年2011年,康盛原总裁戴志康就提出了第二次“孤岛革命”的概念,他所说的孤岛,其实就是在信息流通第一次孤岛革命被解决之后的又一个挑战——每个网站,甚至说每个服务软件、应用,他所聚拢的用户形成了一个新的孤岛,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连接是弱的,这就又形成了一层障碍,只不过这次并不是因为信息流通而出现的。
于是,在此情景下,康盛与腾讯联手开始开放,依托腾讯的用户资源来进行人与人之间在网站、软件、应用等等之间的连接,这是一种打破孤岛的举动,使得人与人在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大大增加了知晓度。
而现在,当大会上腾讯副总裁唐道生提出“数据孤岛”的时候,同样的孤岛问题已然浮现在我们眼前:数据成为了此次孤岛的主角,我们在现在应通过怎样的手段来将可穿戴设备、移动互联网以及传统互联网所形成的数据进行打通和连接?很明显,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开放,来将这些弱连接的数据重新焕发活力,这就需要一个大数据与云计算相当成熟的平台。于是,很明显引出了腾讯云(营销广告就略去了)。
由此可见,整个中国互联网又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角就是数据——或者叫做信息。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信息爆炸让我们既欢迎又畏惧,欢迎的是我们获取的数据信息以及处理出来的知识越来越多,而畏惧的是这恐怕会出现众多的信息噪音令我们混淆视听。于是,我们需要开放的巨头互联网企业,提供给现今以及未来的创业者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工具,去有效的利用和使用源自各个方向的数据,使其产生价值。
于是,国内的腾讯、阿里、百度、新浪,国外的IBM、Google、亚马逊、微软、Oracle,都纷纷推出一系列适用于个人开发者与企业级研发的一系列专属工具来支持创业者的发展。与其在某个公司内部去看出营销的色彩,不如宏观来看这其实是人类对于在信息爆炸与泛滥的时代防止自己被信息洪流淹没所采取的拯救措施。所以,继续开放,才能持续发展。这是这个时代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互联网巨头们的一个基本要求。而我们众多创业者,也将更加善于利用这些巨头们给我们提供的工具,来进行迅速创业。
重点二:新环境,中国互联网迎来第二次创业热潮
“创业,就要有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勇气。”
这句从下午移动创业专场的开篇就被提及的话,可以算是点燃整个下午场的核心,也是对于新中国互联网时代创业的简单总结。在下午这场创业者分享经验交流知识的田地,由“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所提出的“中国互联网迎来第二次创业潮”值得关注。
罗振宇所提出的“第二次创业潮”,其实就是在当下大数据与云计算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由于硬件方面的成本最低化以及数据处理的迅速便捷化,使得创业成本降低,从而降低创业起步门槛的一种现象。在罗振宇的理解之中,第二代潮流的本质,就是“点的崛起”。即创业是属于个人或者仅仅几个人的小团队,可以让其利用一切基础设施来让自己的想法现实化的途径。很明显,这与之前首轮互联网创业潮“线的角色”迥然不同,所谓线,就是连接起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人和基础设施之间的通道及途径,通过这些途径,人、物、基础设施等可以相互交流与联系,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几个老牌互联网巨头为何崛起的原因。
而现在,线已在互联网这个平面上稠密,甚至于有些线已然严重交叉过多以至重合,这就让传统的创业趋于窘境。于是,线上点的发迹,开始成为创业者的新大陆。创业者依托已有线的资源优势,去让自己的想法实现。可谓是罗振宇所说的“只要出摊,就能够挣钱”。
可以说,古人所谓的“天时,地利”已然出现,即创业者有着比以往中过互联网创业生态更有利的环境以及更多的机遇。但“人和”呢?
很不幸,虽然创业成本已然削减,创业初期的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但如此肥沃的市场必然引起众多试水的弄潮儿去冒险尝试。于是人并不和,我们已然发现这创业的竞争压力比以往更大,如何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如何让用户使用你的产品并留住用户,如何进行创意产出、软件开发流程的变革以及与众不同的营销手段成为当下创业者的挑战。因而,当我们从宏观来看创业的艰难时,我们也需要看到敢于创业的人,都是一群“野心家”,而这群“野心家”带来的将是不一样的创意。
重点三:技术改变环境,大数据与云计算让创业者有个家
可以说,现在众多巨头的云计算平台都是基于丰富的经验以及庞大的大数据存储所搭建的,这就像是存储在国家粮食储备库的粮食一样,如果不及时清理利用,数据将会“发霉”,为此,各大巨头也纷纷开始建设云平台,建设开放平台,主动让开发者以及创业者去使用,这是一件很有利于开发者及创业者的举措。过去曾经,你无法想象开发出来的软件如何在一天之内的使用量就达到百万级别,而现在,这些都可以实现了。这也并不是痴人说梦,而是现在我们面临的技术环境已然能够完成这些事情。因而,通过此次创业者大会,腾讯对于腾讯云的宣传力度,可以看得出来云对于巨头、对于创业者和开发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当然,更多的还有依靠巨头的财富与数据,这也笼统的归为云中吧。各位自明即可,本文不可说太多。
重点四:我们的移动互联时代
从大会的整体看来,移动互联是重点也是焦点。但是,这里,我所强调的是“我们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要加上“我们”?可以说,在今年的会议上,越来越多的90后创业者参与进来了,这是新生力量,有朝气有希望有想法,对于移动互联网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于是去付诸实施。
因而,很多不可思议的应用就出现了,这也就为什么没人吐槽“Flappy Bird”、“2048”等简单游戏无聊,低级趣味,为什么有人对“土豪体验机”感兴趣并更进一步的开发。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就是这样。因为移动互联的主力是我们,如果说我们要开发一个什么应用软件、设计一个什么网站,一定是通过我自身的体验去开发去设计的,因而受众会更多,体验度会更好。
所以,我们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说的一点都不过分。但,如何真正的让移动互联时代真正的属于我们,还需要努力。因为当下,仅仅是最底层的技术层面我们占优势,在未来,我们将在物理机层面的运营、商业化的营销运作方面也占优势,到那时,移动互联网时代就真真正正的属于我们了。这个日子不算远,所以尽快行动才能抢占先机。
四个观点:剖析名词,分析重点,摆出意见
经过上文重点的阐述,可能各位对于大会的深层有着更深入的理解,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创业者大会依然有着它的前身——“站长年会”一样的层次。许许多多参会的嘉宾,都是在职或者业余站长。他们对于技术的理解可能并不深入,也就出现了大会干货不到位、冲着奖品和活动去、“胸”战的情况。这也容易理解,作为互联网站长界最有影响力的公司,康盛举办了七届站长年会已然奠定了这个大会在站长心中的基础。猛然开始转型为创业者,必然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不过这也将出现众多对技术理解不透层次不高的站长的淡出——他们没有了交流的平台,可能会因此而失望。
但不论怎样,这个行业必将向着更加高端的发展方向迈进,而我们的站长朋友,也必将需要拥抱纯技术,去深刻理解创业时代中我们的位置和作用。
接下来的四个观点,我将一一对上述重点之中的四个细节摆明观点,让各位能够对此次创业者大会的相关内容有着更加通俗易懂的理解,并将加深印象。
观点一:大数据与云计算不仅仅是噱头
自从大数据与云计算两个名词出现之后,业内对其的定义以及意义就争论不断,有人认为两个新产生的名词纯粹的是一种噱头,当然,在两个名词的使用过程的确有很多公司企业利用了“云”“大”两个新买点去宣传自己的产品服务。不过,对于其之中真正的对我们有利的,我们还是需要理性看待。
可以说,对于业内呼喊两个概念是噱头的人,其实都是对这看待成已经有的技术的不同名称叫法罢了。因而对其的出现表示出反感。但其实,两个概念都有相当大的扩充。
对于我们创业者现在来说,合理使用巨头所提供的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服务,使我们在创业产品的技术支持、服务与产品推广上有着助推一把的作用,比起我们自己去进行数据运营与云物理设备投入更现实。
当然,很明显的一点是,选择有此类服务的巨头时一定要多方面考察并选择不止一个,现在中国互联网巨头瓜分底层市场的意图已然明显。“大数据孤岛”(即对进入我这个圈子的人开放,对圈子以外的人封闭的开放时代的独特现象)是正在也在未来必然会形成的,如何通过创业者的奇思妙想在应用层面或者技术层面打破这种“大数据孤岛”,是值得我们去深入信息流动、商业运作的本质,去创新思维解决的。
观点二:谨慎对待互联网思维观念
去年炒的很火热的“互联网思维”可能在某些人看来也是噱头,不错,这的确是个噱头。“互联网思维”从一开始就有,包括我之前在《当代互联网与计算机科学浅探》中也提到了“互联网思维”的观点。但其实,互联网思维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但几乎每个人都会说上共同的几个要点:开放、自由。
此次大会上也有演讲者或多或少的提到了互联网思维,其实,互联网思维在年龄越大的情况下理解起来也会越偏差。因为随着知识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有些思维的固化会让自己去理解互联网时有些过于程式化和经验化。但其实每个人在互联网从业和参与的人,每个人的互联网思维是不同的,放在他身上合适放在你身上就不合适。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又一个特征:个性。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思维可信但不可盲取,独立思考出来的适合自己的思维比起东施效颦更好。但也需要胆子大一点去想,不要不敢想,一旦不敢想,你也就会被他限制住的。(微信通大学生提问的例子)
观点三:开放能拯救数据孤岛?
回到大会主题上来,整个大会上演讲嘉宾提到的最多的就是开放了。在汤总演讲提到的“数据孤岛”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不过深入分析来看,数据孤岛的形成并不是腾讯开放就能拯救的,相反,腾讯乃至阿里、百度现在搞得各类开放,其实更加剧了数据孤岛的形成。
很明显,假如你要使用云、开放等巨头产品,现在的你就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了:我该选哪个巨头的产品?选择不仅仅意味着你只是花钱买服务,更多的是你对这个巨头的开放体系变相的认可,说白了,就是选边站队。选边了,可能你再用“对面队伍”的服务时你就感到非常困难——不论是数据互通还是技术层面的使用。
因而,开放拯救数据孤岛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了:真正的开放,是巨头之间的开放。将云组建到一起,进行数据交流,整个中国互联网形成一个大云大数据平台,才是真正打破数据孤岛的理想目标。
但现实看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人会想IBM和亚马逊能打通云与数据之间的开放体系,类似的,腾讯跟阿里也短期不会(看看最近闹得多僵就知道了),这就需要有个第三方参与进来,去干这些事。
于是,我的想法,未来中国也会出现像国外已经出现的专业级别数据运营公司,专门对大数据所产生的数据通过云计算进行分析识别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乃至知识。而这样的数据运营公司也将研发自己独特的技术平台并推广至国内多个巨头,这样当巨头之间的平台大致无差异时,数据孤岛也将慢慢消退。(这也将促进就业,不是嘛?)
期望这一天能够到来。
观点四:移动互联的下一步?
回到我们的移动互联网话题上来,可以说,在整个大会上基本只字未提物联网。但是,我却在此大胆预言:未来的移动互联,将逐步被物联移动网同化,成为物联移动网的一个技术应用。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说在大会上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得出来,与以往几年不同的是,有些许应用的实现功能并不是虚拟的了,而是通过虚拟的应用来实现物理体上的功能,例如微信广告机。这些应用通过你在其指定操作之后会给你物理实体上的感受:微信广告机可以打印图片,看得见摸得着的图片。这是物理实体与移动互联的前景,也是未来广阔市场的一部分。
于是,我们可以假想可穿戴设备与移动互联的结合的时代是什么样:早晨你戴着一个智能手表跑步,它时刻监测你的脉搏和血压并通过移动互联网传输到某健康应用的云计算终端,当你跑步的同时也会监测你的健康指数。与此同时,你戴的眼睛也将通过你眼球的控制显示今天的天气、PM2.5以及当地新闻信息,你所浏览的这些信息在本地生成的cookies也将被云端通过移动互联网抓取,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个性化信息推送匹配,精准的给你想要的新闻、信息以及营销广告——或许你以后也分不清哪个是营销广告哪个是新闻了。在上班开车的路上,无需GPS,车窗玻璃自动显示导航信息,通过云端的连接为你实时提供哪条路不堵,让你合理选择上班路线……这些不是遥远的事情。未来两三年就会实现。
而,这些实现的前提,必然是移动互联与物联网的结合。而如何结合,或者说物联网在技术层面上对移动互联网的连接的实现,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
总结:
不论怎样,创业者大会还是存留了站长大会那原有的气质。当然,经过两年的转型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创业者参与进这个交流的大家庭。我虽然不希望站长这个行业从普通技术宅层面提升到难以够得着的高端层面,但也希望站长行业也稍稍提高一下门槛——至少,你懂点开发,懂点技术,也就体会到抄袭与采集的万恶了,这样更加的利于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因为整体素质的提升,也是对于环境趋良的促进。
未来的大会固然流失很多铁杆站长,但时代必须前进,我们也必须继续改变时代。所以,顶住压力,去追寻我们的时代,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未来,终将回报给你以甘甜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