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说在结束会议后的激烈讨论中谁能声名俱裂,谁能渔翁得利。
我不敢说我自己参加的会议多(不过的确很少),但至少这次是我唯一一次没有感觉到会议元素出现的会议。黑的东西就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抱怨和泪水,接下来我根据我的体验进行一次小的总结,字数不会太多。
很难说在结束会议后的激烈讨论中谁能声名俱裂,谁能渔翁得利。
我不敢说我自己参加的会议多(不过的确很少),但至少这次是我唯一一次没有感觉到会议元素出现的会议。黑的东西就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抱怨和泪水,接下来我根据我的体验进行一次小的总结,字数不会太多。
2014年7月8日 晴
好长时间没写文章了,就起个这么不文艺的标题写一篇吧。
最近搭建服务器搞得我特别反感坐在电脑跟前,以至于有三天不想碰电脑或者说碰了电脑也不知道干什么。今天饶有兴致的拿着离散课本、鸟叔的Linux以及笔记本来办公室上自习。倒还是因为新手机需要刷机以及突然想起来的数据挖掘相关软件的尝试而阉割了复习。(不过我真的复习了!真的!)
今天晚上又很蛋疼的开始处理这个问题,搜了半天还是让大众舆论给说服了:要用postfix来作为默认发信端才能完成发信,CentOS自带的sendmail的短板在postfix的修理下也是处理的相当给力。于是,今天下午进行了置换。
我所在服务器使用的是CentOS,同时安装了WDCP。经过一晚上的折腾,看了不少技术贴,在此总结一下自己的方法,供各位参考。
近期为帮建网站购进阿里云一ECS服务器,之前一段时间试用以及正式购买后的前期使用一直是用的Windows Server 2008 R2,不过对我这个从没彻彻底底接触过Win Ser以及IIS的人来说,一些对我来说最基本的功能——二级目录绑定、伪静态——在IIS上困难实现使得朕不得安寝。更可气的是,昨天进行网站负载及网站访问速度测试表现非常差,正常访问都能给拖到10s以上!于是今天上午合计合计把这家伙休了。换个Linux来服侍朕!
——读何兆武口述《上学记》之感
近日有幸拜读完由何兆武口述、文靖执笔的《上学记》,作为民国时代成长的大家代表之一,何兆武老先生走出了他自己的求学路线:先后就读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四系。可以说,何先生的跨专业跨学科的广度和深度,这在当代来说实属罕见,也是当代不可能有人完成的任务。按照何先生的说法,自己有的是“因兴趣而自己不由自主的去选择专业”,而有的仅仅是“这门课讲的挺有意思”或者“对这个老师敬佩”因而修习。可以说,何先生是亲身实践了真正的“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是兴趣之所在”。
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见证,都是历史上那一颗颗闪耀的星。
还是以这句话开头吧,《见证》是我多次重写的一个命题作文题目,即2009年的山东高考卷命题作文。首次撰写是2009年6月7日晚构思撰写的,那时是初中,就按记叙文来行文的。之后的两次重写的原因各有不同,因此文笔质量可以看得出来。重新发表,更多的是对比与深思:有的时候,思想真的会受环境影响。
这三篇的排布顺序是:2009年初写、2014年重写、2013年重写,按照主观的文辞优劣来排序的。(自认为2013年高考之前练笔重写的那次是最好的,因而压轴)希望各位阅过后能有所感悟并分享给我,在此谢过。
已经三周没有写过文章了,手生了。另外今天看了下社团建设名单,很高兴没有通过。我总是感觉在体制内办些什么事总是有限制,还不如放开手在外围干。
最近忙的最多的,可能是在前一段时间的所有文章里只字未提的事——暖春公益面试。终于,大上一周周末,暖春最后第四轮面试结束,上一周接到通知面试通过,周末刚刚进行见面会。感觉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幸运,也有各种五味杂陈的心情。
突然有一种路途迷茫的感觉,我知道,人生的低谷已经到了,眼前的每条道路都好似被蒸汽烫过,模模糊糊,每条道都有不同的折磨。真正的选择好这条道,顺利走出低谷是现在我做的。不要放弃任何你要想做的就行,放弃你根本不需要的,想做什么,要勇敢去做,我想我自己的实力会逐渐积累的。
我想,在迷茫中,我能坚持下去。虽然被折磨很痛,但也很幸福。
今天距山东省淄博市2010年中考还有67天。
……,…………。(最后一句略去)
——《中考日记》2010年4月4日 星期六
今晚挺累,什么事都不想干。听到sona 的《はらり ひらり》,有想把过去的日记随笔再翻一遍的冲动,可惜它们都在淄博。不得已,找出移动硬盘,浏览了下中考阶段曾经的那些文字。不由的发现了上述这段话,摘录之。
最近又把自己这个学期的课表整理了一下——自从开学以来四周了又增加了两三门课。真觉得自己是在作死,选这么多课能忙得过来吗?
唉,不管怎么说,忙完这个学期真的以后就不惧选修课学分不够了,至少这些课——包括必修课——都得保证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