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又很蛋疼的开始处理这个问题,搜了半天还是让大众舆论给说服了:要用postfix来作为默认发信端才能完成发信,CentOS自带的sendmail的短板在postfix的修理下也是处理的相当给力。于是,今天下午进行了置换。
我所在服务器使用的是CentOS,同时安装了WDCP。经过一晚上的折腾,看了不少技术贴,在此总结一下自己的方法,供各位参考。
今天晚上又很蛋疼的开始处理这个问题,搜了半天还是让大众舆论给说服了:要用postfix来作为默认发信端才能完成发信,CentOS自带的sendmail的短板在postfix的修理下也是处理的相当给力。于是,今天下午进行了置换。
我所在服务器使用的是CentOS,同时安装了WDCP。经过一晚上的折腾,看了不少技术贴,在此总结一下自己的方法,供各位参考。
——读何兆武口述《上学记》之感
近日有幸拜读完由何兆武口述、文靖执笔的《上学记》,作为民国时代成长的大家代表之一,何兆武老先生走出了他自己的求学路线:先后就读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四系。可以说,何先生的跨专业跨学科的广度和深度,这在当代来说实属罕见,也是当代不可能有人完成的任务。按照何先生的说法,自己有的是“因兴趣而自己不由自主的去选择专业”,而有的仅仅是“这门课讲的挺有意思”或者“对这个老师敬佩”因而修习。可以说,何先生是亲身实践了真正的“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是兴趣之所在”。
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见证,都是历史上那一颗颗闪耀的星。
还是以这句话开头吧,《见证》是我多次重写的一个命题作文题目,即2009年的山东高考卷命题作文。首次撰写是2009年6月7日晚构思撰写的,那时是初中,就按记叙文来行文的。之后的两次重写的原因各有不同,因此文笔质量可以看得出来。重新发表,更多的是对比与深思:有的时候,思想真的会受环境影响。
这三篇的排布顺序是:2009年初写、2014年重写、2013年重写,按照主观的文辞优劣来排序的。(自认为2013年高考之前练笔重写的那次是最好的,因而压轴)希望各位阅过后能有所感悟并分享给我,在此谢过。
已经三周没有写过文章了,手生了。另外今天看了下社团建设名单,很高兴没有通过。我总是感觉在体制内办些什么事总是有限制,还不如放开手在外围干。
最近忙的最多的,可能是在前一段时间的所有文章里只字未提的事——暖春公益面试。终于,大上一周周末,暖春最后第四轮面试结束,上一周接到通知面试通过,周末刚刚进行见面会。感觉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幸运,也有各种五味杂陈的心情。
突然有一种路途迷茫的感觉,我知道,人生的低谷已经到了,眼前的每条道路都好似被蒸汽烫过,模模糊糊,每条道都有不同的折磨。真正的选择好这条道,顺利走出低谷是现在我做的。不要放弃任何你要想做的就行,放弃你根本不需要的,想做什么,要勇敢去做,我想我自己的实力会逐渐积累的。
我想,在迷茫中,我能坚持下去。虽然被折磨很痛,但也很幸福。
今天距山东省淄博市2010年中考还有67天。
……,…………。(最后一句略去)
——《中考日记》2010年4月4日 星期六
今晚挺累,什么事都不想干。听到sona 的《はらり ひらり》,有想把过去的日记随笔再翻一遍的冲动,可惜它们都在淄博。不得已,找出移动硬盘,浏览了下中考阶段曾经的那些文字。不由的发现了上述这段话,摘录之。
最近又把自己这个学期的课表整理了一下——自从开学以来四周了又增加了两三门课。真觉得自己是在作死,选这么多课能忙得过来吗?
唉,不管怎么说,忙完这个学期真的以后就不惧选修课学分不够了,至少这些课——包括必修课——都得保证过啊!
这个是大一上学期在学生会工作的总结,我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公布出来了。不论是各位看到了什么赞成或者反对乃至让你生气的东西,只要你觉得有用我就很欣慰了。欢迎各位在评论框中吐槽~
经过将近半年忙碌与紧张并存的工作,大学的第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总结,感觉一切都过得如此之快。而在信息学院学生会媒体设计部工作的这一段时间,让我觉得有一些感想务必拿出来与各位分享,希望在未来的学生工作乃至整个就业生涯中都有所启发和共鸣。
余人无知,感想浅显粗疏,如可去粗存精之用,善莫大焉。
前天,无意中发现在硬盘角落竟然有册子.in这个博客在2012年中备份的数据,这让我喜出望外,赶紧在本地wamp上进行初步调整(跟原张宁网、ZNing~的情况如法炮制)之后接着上传至张宁网博客,于是节省了我很大一部分心思去导入数据了。最终,张宁网还剩几篇文章,我就一口气全部复制粘贴完成转移上来了。现在的张宁网已经完全整合完毕了。
不过很神奇的是,Google和百度俩家的搜索爬虫真勤劳,昨日查的引擎收录还分别在90+/200+,今天晚上就到了120+/2100+,尤其是Google让我觉得我网站有那么多东西让你去收录么?
很长时间没有大晚上打过文章了。
最近码字的时间不是很多,不过我尽量来吧。很多时候有许多话要想说,发说说微博的确说不完也令人匪夷所思——至少在未来回顾这些说说的时候你感觉到的是一种不连贯的、碎片化的情况出现。所以,我还是至少每周抽出一点时间来写点文字以舒缓我的情绪吧。
前两天刚刚回去看了几个高中老师(初中我回来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期末考试了,所以没法回去),老师们都没变,跟他们交流也是有些熟悉的感觉,不过时过境迁,毕竟半年过去了,可能有些事情变了我们也不知道,就像各奔东西的同学。
昨天下了一天的雨,中雨。起了大风,刮的让人站不稳。
似乎这是上天有意让青岛黄岛经历这场雨的洗礼,更是让这片齐鲁大地接受雨的滋润吧。如此,才能安抚她那受伤的心。
初冬的雨和秋雨一般,虽然不是寒冷的雪,但一样刺骨,一样寒意逼人。而我,最喜欢骑车出行的我,在这个初冬的天数里,尽量把车子骑快增加运动量用来保暖。于是,满地的叶子,被我飞速旋转的轮胎又带了起来。朝我骑的前方走了走,又落在了地上。